唐僧师徒不是五个人打怪,而是一个人的修行

https://sunnews.cc/history/715410.html

2022-01-07 12:31:15 由 红金01 發表于历史4

《西游记》描写的不是五个人打怪,而是一个人的修行历程。

改编的电影很多,甚至有部电影把孙悟空改成了如来佛祖的舍利分身,但是很显然,几乎所有改编都只是加强表达了力量与凶恶,失去了佛家与道家的精髓:心与灵的修行。

唐僧师徒五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,五个人分别暗喻了一个人身体里的五行。

其中唐僧为木为修行主体,喻善行慈悲大德。但是人的修行不是一步登天的,要经历各种试错,各种谨守,要经历各种诱惑,各种坚定,要经历各种心魔,各种欲望。所以唐僧被描写成凡人,经历“九九八十一”道考验,一一坚守,一一突破。

孙悟空为火为心,古文“心”指的是思是智,人心多变,思维容易变,所以孙悟空有七十二变,包括他的武器也可以随意变化。思维有多快,孙悟空的筋斗云就有多快,当然时代局限,古人认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已经够快的了。智也要修行,其实也可以说是现代教育的过程。智一开始不会分善恶,不懂取舍,没有下限,所以早期的悟空喜欢炫耀,喜欢偷窍,喜欢抢劫,喜欢权力,喜欢以暴力欺负人。齐天大圣这个封号就是喻指不切实际的权力欲望。有人说,《西游记》应该倒着读,这个肯定是理解错了,那是因为他把自由误解成了可以自由犯罪。所以别想太多,要悟空,要领悟万物皆空。

白龙马为金为意,“意”指的是坚持和意志,一往无前,永不退缩。所以,白龙马一直把唐僧驼到目的地。所以,故事在另外四个全部被困的时候,还有白龙马,他救了所有人,白龙马代表的是修行的坚定的意志,这是最后一道防线。白龙马和悟空一起,合为一个成语:心猿意马,悟空收服小白龙,就是智慧驾驭了意志。

猪八戒悟能为水为情,古文的情包括性情、情绪和欲望。为水,所以八戒前身是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。为情,所以八戒具备每个人都有的真情实感,让现代人倍感亲切。八戒勤奋努力不能持久,会懒惰,好色,贪吃,会小算计。这些对佛家与道家来说,都是会妨碍修行的负面的东西,对于任何行业的决策者来说,也是会妨碍进取,妨碍作出正确判断的东西,所以法名悟能(无能)。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,这些就是再正常不过的,孔子曰,食色性也。

沙僧沙悟净为土为性,古文“性”指性格和性情,作者受儒家思想影响,儒家主流认为,人之初性本善,所以沙僧忠厚老实本份。修行者要保持善良的天性,要能出淤泥而不染,所以名沙悟净,住流沙河,就算埋在沙土里,也要领悟,也要保持干净,也要保持清静。

所以,唐僧师徒西行不是五个人打怪,而是一个人的修行。经历了童年的调皮捣蛋,接受了500年的学校教育,战胜了大自然的各种妖魔鬼怪,通过了各路神佛的种种考验,最后终于洗去了惫懒,洗去了凶狠,洗去了权力贪欲,仅仅保留了赤子之心。

即将到达西天的时候,五人看到了自己的身体顺着河水漂走了,灵魂升华成了仙人,喻指脱却凡胎,从此超脱出了凡尘世界,不再在五行中。

当然,《西游记》中的西天不算是真正的仙境,给经书还要收费,这个就是宗教经营的需要了。

唐僧从凡人到神佛,可以理解成这样:如果上天认为某个人还是坏,不够善良,就不敢让他上去,不敢让他得到各种道法。

现在让我们的思维脱出小说《西游记》,严格意义上来说,佛教或道教认为,整个人生都是在修行,直到羽化或者坐化,永不言弃。直到自然羽化或者坐化那天,才是圆满,于是抛却凡胎,心与灵得以涅槃,重生在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